在這裡您也可以看到我們創造的揚聲器產品: Rebecca 1-3, Viva 中置, BMR, 小舞, Lyra. 您可以在右邊精華文章主題中選擇有興趣的主題. 希望這個平台能幫助大家更快了解這些訊息.
Alexis Sonus 音響世界
Alexis Sonus Welcomes You!
在這裡您也可以看到我們創造的揚聲器產品: Rebecca 1-3, Viva 中置, BMR, 小舞, Lyra. 您可以在右邊精華文章主題中選擇有興趣的主題. 希望這個平台能幫助大家更快了解這些訊息.
真小舞, AMT 小舞, Rebecca 1-3, BMR
從2009年我開始做第一支喇叭, 在 MyAV純DIY分享發表, 2010年誤打誤撞, 創造了 Rebecca, 從 Rebecca 1 過度到 Rebecca 2, 一直到 Rebecca 3 終於有了第一個成熟的產品. 2019 年跟 Dennis 一起開發了 BMR Ceramic, AMT小舞, 真小舞, 洛帝, 算算已經十二年了. 當初製作 Rebecca 3 曾經有個"宏願", 哪一天我們可以製作很漂亮的鋼琴烤漆, 那可能是 Rebecca 十周年紀念版, 不知不覺這個夢想在 BMR 跟 大舞洛帝 身上實現.
十年下來, 我完全同意Rebecca 用家跟我說的 - 外觀絕對會影響聽感, 我聽每一組 Dennis 設計的喇叭, 我都覺得這種喇叭值得一個很高級的箱體跟她匹配. 我們的單體跟零組件都是最棒的, 箱體的烤漆應該要能顯示出匹配的價值. 現在有老實說版主在台灣主持團購, 結合美國跟台灣的"小量", 工廠開始願意配合, 這個願望算是實現了 (雖然不是原來的 Rebecca 3)
不少朋友同時擁有 Rebecca, 小舞, BMR, 大舞洛帝. 這些都是我們的十年鐵粉 - 你們明白我們的製作理念, 跟我們有同樣的認同. 隨著真小舞"準備團購", 我把這幾個產品做一個"升級"說明:
1. Rebecca 3 用家. 如果你已經有 Rebecca 3, 想要升級, 以我的標準, 只有 BMR 或 大舞洛帝. 小舞比 Rebecca 3 好一點, 但你不會有升級的感覺, 如果你用我的瞬間 AB 機器, 可以明顯地聽出差異在哪裡, 但 99%的朋友不會這麼聽音樂.
2. AMT 小舞用家. 真小舞不是AMT小舞升級. 我們製作真小舞是為了讓她更容易擺, 縮短生產時間, 讓價錢更"入門". 不是讓 AMT 小舞升級. 一樣的, 真小舞的聲音比AMT小舞更飽滿, 但如果沒有用瞬間切換的 AB 機器, 很難直接聽出來. 你聽音樂聽到一半去洗手間, 回來我把喇叭從AMT小舞換成真小舞你應該不會知道.
3. BMR 用家. 大舞洛帝是升級, 但大舞洛帝是"峰頂"喇叭.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峰頂喇叭 (大家都"想要"峰頂喇叭). BMR 我覺得是"準峰頂". 假如你新家落成, 想在客廳擺一組氣派的洛帝, 那絕對有價值. 如果你已經有 BMR, 洛帝的價位超出你願意花在音響的預算 (這是"願意", 跟負擔與否無關), 那就專心享受 BMR, 可以去參加洛帝試聽會過過癮. (不過如果你準備花十萬塊在擴大機或DAC, 那沒有先買洛帝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4. 大舞洛帝用家. 獨孤求敗最後會很孤獨...
希望大家平安健康, 希望今年我有機會回台灣.
BMR Monitor & BMR Tower Links
BMR Tower (大舞洛帝)
BMR Monitor (大舞)
Mini (小舞)
BMR 大舞 - 三音路揚聲器
BMR 大舞是我們目前的旗艦級三音路揚聲器. 她使用了"BMR" 這個特殊的中音單體, 讓正軸以及離軸的頻率響應幾乎接近完美. 不論任何價位, 市面上找不到正軸跟離軸表現得這麼好的喇叭. 這會產生精準巨大的音場 (喇叭不需要 Toe-in), 無邊無盡的聲音包圍感 (Presence), 加上她以書架監聽喇叭的身軀, 在房間可以達到30Hz的可用低頻, 對很多人來說, 大舞很可能是"最後一組揚聲器" - 除了再加一個重低音去補足20Hz的低頻, 不論價位 "已經沒有升級的空間"
這個正軸跟離軸的優異表現, 被美國 Audioholics 網站在討論喇叭指向性, 跟音場狹窄跟寬敞的討論中, 使用 BMR 大舞來當 "很棒的喇叭例子", 你可以看到在 "Narrow vs Wide Speakers" Audioholics 推薦的喇叭中, BMR 價位最低, 表現比她身價好幾倍的喇叭還棒.
Audioholics 說明喇叭指向性
Narrow vs Wide Speakers
BMR 專業測試
多年前在我還不會喇叭設計時, 被網路上很多"文青"式的喇叭評論所苦. 常常花了很多時間讀兩篇評論想知道這兩組喇叭有什麼不同, 讀了好幾遍還是模擬兩可, 很多沒有用的主觀描述跟錯誤的技術知識. 文青是文章常常拿一知半解或跟聲音無關的技術字眼想用來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卻沒有客觀的測試數據.
我創作這兩個系列文章: 怎麼讀頻率響應圖 跟 揚聲器基本功夫 希望能幫助你了解怎麼讀基本客觀數據, 以及了解市場狀況
大舞因為她的正軸跟離軸優異表現, 經過很多專業測試 (因為一開始大家都不相信), 你會發現別人測出來的數據跟官方公布的數據一模一樣:
BMR 官方測試數據以及加拿大研究中心測試數據 (英文)
美國 Audioholics.com 專業測試評比 (英文)
BMR 元件跟逢甲大學電聲無響室測試 - 這個測試純屬意外, 翁兄是台灣一位 BMR 用家, 剛好逢甲大學無響室提供免費測試.
BMR 大舞小改版技術說明
就在我們完成小舞二音路揚聲器設計後, 對小舞的低音驚艷, 決定試試小舞低音的"大姊" (所以 BMR 變成"大舞") 能不能擔任 BMR 低音. 改版後的 BMR 除了保留原來優異的正軸離軸表現, 可以到 30Hz 的可用低頻, 還藉由二階分音技術, 提升了的系統的靈敏度跟單體間的整合. 底下是一系列的技術說明文章.
BMR 小改版將定稿
BMR 大舞定稿
BMR 小改版二階跟四階分音說明
BMR 大舞二階分音高音中音單體正負反接
BMR 大小舞分音器電感
BMR 大舞全球用家心得
BMR 在美國做過一場 Roadshow. 我們把一組 BMR 寄給一位有興趣的使用者, 他聽完後寄給下一位, 這樣環繞了美國一周, 你可以在底下討論串回味實況, 第二個連結把討論串中的評論採集出來.
BMR Roadshow 心得 (英文), BMR Roadshow 討論 (英文)
BMR 的台灣用家評論更精采 (因為大多數都有照片 - 加分!!!), 跟各式各樣的器材比較搭配, 可以當作新用家入手前的參考. 如果你對某個擺設組合特別有興趣, 也可以到音響老實說社團 發問或私訊, 大家都很熱情分享好產品.
BMR vs Revel Performa F32 落地喇叭
BMR 跟一瓦300B 真空管擴大機 - 一瓦擴大機也推得很好!
BMR 在工作室隨時享用 - 這是我很羨慕的一個擺設, 把 BMR 放在工作室, 不是"有時間"才聽, 是天天都在聽...
BMR vs B&W 805D2
BMR 跟 Audeze LCD MX-4 耳機
BMR vs 4425, 還有兩張用家照片
BMR vs "良人" "相思"
BMR + Hiton
BMR 線上錄音試聽
BMR vs 老實說擴大機
BMR, Rebecca 1-3 長年用家聽感
BMR 擺桌上, 不Toe In
BMR 開箱換端子
BMR 客廳開聲 - 這一對有去逢甲大學無響室測試過
BMR 元件開箱
BMR 組裝示意圖
揚聲器基本功夫 - 第二集
揚聲器基本功夫第二集 (第一集在此) 收集了 2011 年發表的作品, 這段時間我的生活被 Rebecca 3 設計主導, 跟 Dennis Murphy 有一段時間每個周末見面, 一天可以往返二十幾封 Emails, 我的測量系統跟 AB 系統變得跟 Dennis 一模一樣, 這一年也是知識呈現爆炸性成長的階段.
跟 Dennis 認識是個很特別的緣. Rebecca 1 & 2 是採用 Jeff B 的設計. 我把 Rebecca 1 Jeff B 的原設計版 (他自己做的 - 現在在某個老美家) 帶到 Dennis 家跟他第一次面對面"交流". 即使見面之前有上百封的郵件, 第一次"網友"見面還是會"緊張", 彼此也很客氣. 他聽了聽, 帶去測量, 很客氣地說, 你要不要聽聽我的 Voicing? 意思是他想重作分音器. 我當然 OK. 這是使用 Rebecca 1 的高音, 不是 Rebecca 3 的高音. 這個版本始終沒有上市, 因為我很快知道, 聆聽他老人家的意見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 在 Rebecca 3 上, 毫不猶豫換了造價更高的高音.
這期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 - 我自己組了一套 Philharmonic 3 (神器) - 從嚮往 "神高音" 到真正有能力判斷跟擁抱神單體, 在不同的空間 (我家, Dennis 家, 參展會場好幾次) 聽到這麼高階的喇叭, 可以真正明白到底在追求什麼, 有沒有缺了什麼, 登泰山而小天下. Philharmonic 3 的故事我會在另一篇記錄.
音響基礎論1: AB系統 (I)
音響基礎論2: AB系統 (2) – 喇叭是關鍵
音樂, 音響, Your Taste, and Journey - 提醒大家, 音響的追求是一個學習過程, 遇到貴人學習的"冤枉路"會少一點, 即使是走冤枉路, 最後還是會到終點.
DIY跟Consulting
喇叭靈敏度 (Sensitivity), 低頻延展 (Bass Extension), 跟箱體體積 (Volume)
Hoffman's Iron Law 2 - 鐵三角的關係
烤肉跟過程
音響基礎論5: Sensitivity 靈敏度
音響基礎論6: Sensitivity 靈敏度跟低音單體
底下兩篇開始提到測量, 在怎麼讀頻率響應圖 系列有比較深入淺出的說法, 建議先能看圖說話.
揚聲器測量 跟 畢業
音響基礎論7: 設計喇叭需要無響室? - 我曾看過網路上有人吹說擁有多棒的無響室, 其他沒有無響室設計不出喇叭, 這是無稽之談, 這跟買了一雙三萬台幣的跑步鞋, 說要開始跑步, 然後一整年只跑三天是一樣的.
做產品很辛苦, 但從心嚮往"神單體", 到突然間整個房間有幾百顆單體的感覺, 沒有經歷過產品製作的朋友是無法體驗的. 第二集到此為止, 第三集將進入 Rebecca 3 的時代. 讓我們第三集見.
小舞 - 二音路揚聲器
小舞低頻與 Port Plug:
- 氣管打開 - 在我的房間可用低頻可以到 30-40Hz 之間, Audyssey XT 32 偵測決定小舞是 Full Size (全頻段喇叭), 建議直接做低音輸出.
- 氣管關閉 - 輸出到 55 Hz.
小舞設計理念
小舞定稿
小舞單體介紹, 跟小舞使用同樣高音單體喇叭, 跟小舞使用類似低音單體喇叭
小舞測試數據, (很重要 - 測試數據是最可靠的資料), 老實說口語說明補充, 頻率響應與諧波失真的簡單介紹 (YouTube 影片)
小舞低音設計
小舞照片, 小舞照片 - R 角跟連續木紋
小舞胡桃木紋跟 BMR 紅色木紋對比
小舞團購
小舞團購 - 2020 四月, 團購說明文
小舞用家照片 (Coming later)
揚聲器基本功夫 - 第一集
過去幾十年, 音響系統中電子元件例如擴大機, 因為數位化的科技進步, 整個產業成熟很多, 二十年前十瓦的擴大機"很貴", 現在隨便一台家庭劇院環繞擴大機動不動就上百瓦, 而且可以做得很失真很低. "瓦數"不再是系統的限制, 乾淨夠力的擴大機瓦數已經不難追求.
揚聲器得到的進步相對比較少. 當然, 十年前沒有 SoundBar 或藍芽喇叭的概念. 揚聲器在體積上的突破跟連接功能上的進步很明顯, 但這些進步犧牲了一些東西, 主要來自低頻跟"真實的聲音".
低頻是所有 SoundBar 的天限. 要有低頻, 必須震動空氣. 要震動空氣, 必須有機械上的移動. 好比你要房間有風, 得開電風扇, 電風扇裡的葉片如果不轉, 無法產生空氣對流, 就沒有風. SoundBar 或數位科技可以用最強的矽晶片, 但矽晶片無法產生物理上的動作, 它移動不了空氣. 要產生很低的低頻, 要移動很多空氣, 需要比 SoundBar 體積更大的喇叭箱子. 喇叭發音是個物理現象, 物理現象不是數位晶片可以控制的.
正因為喇叭發生是物理現象(震動空氣), 需要把數位的能量轉換成實際運動, 這個過程很容易產生"雜訊" 或 "失真". 假如你花大筆銀子在擴大機或 DAC 把訊號失真從 0.1 % 降到 0.05 %, 喇叭隨便一個失真就是 5%, 你最後聽到的還是 5%, 這樣大把銀子就有點可惜.
這個"揚聲器基本功夫"收集了我過去十年談喇叭的文章. 從自己 DIY 學習到製作揚聲器產品, 這些知識對想涉獵這個領域或選擇產品都有幫助.
三言兩語談喇叭是最早在台灣MyAV發表的冰風雪DIY, 這是整個冰風雪討論串的文字剪截, 文章中很多圖片來自 Zaph Audio 的測試. 底下的連結到我另一個 Blog - 西窗隨筆. 這些文章寫於我開始創作產品之前, 當時涉獵的單體以及揚聲器設計技術還沒那麼多, 對剛開始想選購喇叭的使用者這些仍然文章非常有用. 基本的觀念是不變的.
單體
如果你不喜歡技術的東西, 不要錯過第六篇 - 我怎麼進入DIY世界
三言兩語談喇叭: 單體 1
三言兩語談喇叭: 單體 2 – 組合
三言兩語談喇叭: 單體 3– Scan-speak, Seas, Dayton Audio
三言兩語談喇叭: 單體 4 神高音Scan-Speak AirCirc 6600
三言兩語談喇叭: 單體 5 – 天王高音Scan-Speak HDS D2608
三言兩語談喇叭: 單體 6 - 我怎麼進入DIY世界 - Seas
三言兩語談喇叭: 單體 7 : 單體跟失真 (Distortion)
這幾年下來, 如果你看我們推出的揚聲器產品, 我對"神高音""天王高音"的認知已經改變, 文中怎麼看單體的基本功夫仍然不變, 現在懂了更多"進階"知識, 如果你買一顆神高音 - 她應該比市場上一堆高音都還棒, 但我不覺得她是最好的 - 在我的產品線上並沒有使用這顆高音.
神線
在音響界有個奇怪的現象, 音響是聽的東西, 但可以看到的東西跟聽的東西"一樣重要". 這好比名牌料理除了好吃之外, 怎麼在桌面上造成視覺效果也很關鍵. 有些音響"看得到"的東西, 很重要, 但要達到好的聲音, 這些東西不是關鍵. 線材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不需要很貴的東西, 可以打出很誇張的價錢. 這跟你買 LV Supreme (潮牌?) 一樣. 對聲音沒有實質的影響, 但在視覺跟心理層次的感覺很好, 這是我當年不明白的價值.
針對線材, 我有幾篇"神線"故事. 這是我一位中 "情花毒" 很深的朋友. 他擁有很多各式各樣的神線:
神線, 冰風雪, Rebecca
神線續集
神線 (III)
神線 4
神線 5 - 永不相交的平行線
這位神線同事(當年同事)跟我還有聯絡, 三不五時我會跟他問問你現在的器材是那些, 有空會去他家坐坐. 冰風雪還在他運動房. 主要聆聽是 Wilson Audio Alexa 2 + Ayre Mono + 神線 (Sh開頭 - 不會拼). 他當初沒有買 Philharmonic 3 (買了 Wilson Audio Sophia), 是因為找不到他的線可以使用的端子.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大的心理障礙, 他的線比 Philharmonic 3 貴, 但他聽過後很明顯知道 Philharmonic 3 比 Wilson Audio Sophia 好, 所以他的一連串痛苦掙扎, 到最後喇叭端子成了讓他回到情花毒世界的理由. 他當年從 Parts Express 買了兩三組端子回來試, 都不好, 那些端子還在我家.
Power Handling, 靈敏度, 阻抗
Rebecca 揚聲器的誕生是因為我想讓當時台灣音響DIY (網站不是我架的, 我只是一個版主) 版友可以有些東西嘗試, 一開始是個"很簡單的"團購, 後來黃袍加身做成產品因為不這麼做喇叭箱子弄不出來. 底下這幾篇提到了Power Handling, 靈敏度, 跟阻抗.
幾個大原則:
天底下沒有不好推的喇叭 - 只有設計不及格的喇叭
喇叭好不好堆看阻抗, 跟"單體大小"無關
Rebecca Power Handling
Sensitivity 靈敏度跟Impedance阻抗
揚聲器基本功夫第一集到此告一段落. 我們第二集見.
怎麼讀頻率響應圖
冰風雪DIY筆記 2020
喇叭的音箱怎麼做? 什麼形狀, 大小深度, 除了國中工藝課鋸過木頭, 再也沒摸過這些工具, 而且台灣聯考不考工藝, 能過則過, 印象中我的作品好像是凹槍手同學幫我做的, 我鋸壞了幾塊木頭, 信心大損…
喇叭單體去哪買? 買什麼? 喇叭裡面的分音器呢? 電容電阻電導怎麼組? 好吧, 我是交大資工系畢業的, 大學讀過電子學, 但”極少人”大學真的在讀書, 每次作業班上都只有一兩個”版本”, 大家爭相跟版主拍馬屁攀關係, 就好像大將軍在前線努力連誼 (ps: 跟外校的朋友出遊, 不知道現在”連誼”這個詞是否還存在), 發揚校風, 開疆拓土, 作業專案等後勤動作總也要顧, 不然萬一不及格可就無法繼續在外執行任務了. 不求高分, 但抄一抄, 準時交總是當學生的本分; 加上學長們諄諄教誨電子學不是資工系的主要科目, “能過則過”, 所以學得一團糟.
國中工藝課使用過一次銲錫, 但印象中我做出來的成品是不會叫的, 怎麼乎攏過去已經不記得了.
說這些只是要告訴你, 如果以我的背景跟技術, 可以做出聲音品質讓人讚嘆的喇叭, 你也可以, 當然了, 用心是必要的. “冰風雪” 是我給喇叭的名字, 源於製作的過程經歷了一場美國七十五年來破紀錄的大風雪, 到今天我家後院的雪還沒全化掉. 在冰風雪中製作過程額外艱辛, 完成後心中也額外甜美.
‧ 喇叭下面墊一塊幾千塊的”神石”
‧ 某某喇叭專屬的喇叭架要一萬塊, 很值…
‧ 這組喇叭需要100 小時磨合, 100小時後聲音會有大轉變
‧ 某某喇叭沒有十萬塊的擴大機”推不動” (殺了我吧…)
這些迷思從入門到資深玩家處處可見, 還造就了很多商機. 這些我現在都覺得是笑話, 但相信很多人會不服, 很容易會產生沒必要的爭執. 因為每個人對金錢的看法不同, 且要是大家看法都跟我一樣會斷了很多人的財路, 世界會少了很多樂趣.